公司名稱:鎮平縣九運石業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經理
電話:13781761918 13781761388
固話:0377-65988588
郵箱:457817858@qq.com
網址:www.celebritytrackmeet.com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玉都街道辦事處五里崗中國石油加油站西50米路北
一、石橋石雕
中國以石造橋的歷史悠久,有許多是代表性的建橋史碑,在國際建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農村牌坊廠家指出在石橋建造中,應用石雕刻藝術進行裝飾的方法很普遍,從古至今都有。如河南省臨穎縣小商橋,建于隋代(公元584)還略早于出名的河北趙州安濟大石橋,雖經一千多年風風雨雨,但橋面的人與物雕工精巧別致,至今沒有變形,保存完好。橋主孔中間石雕刻的吸水獸、橋墩上層條石的力士雕、橋拱上雕刻的“飛馬踏云”、橋主孔與腹孔之間連接處雕刻的龍頭等實屬國內罕見的石雕刻藝術精品。
又如明清時代建造的故宮前的漢白玉石橋雕刻、清代頤和園內的玉帶石橋和十七孔大石橋雕刻,以及蘆溝橋石刻等,都是一些建橋石雕的藝術珍品。石橋石雕多以龍、獅、吸水獸和力士造型為主,常見于橋墩和橋欄,制作選材的石料有砂巖、大理石、花崗石等。
二、石窟和摩崖石雕
石窟和摩崖石雕始于漢末、興于魏、晉、南北朝,盛于隋、唐,一直延續至宋、元、明、清各時代。其發展與佛教文化關系密切,石刻人物造像主要取決于佛圖。在各石窟中成千上萬的石刻雕像,形態、服飾千姿百態,在文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石窟中還有石雕的殿、塔、棱、閣、梁枋、斗拱、藻井等豐富多彩的建筑形象,反映了歷代的建筑風貌。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的一千多年間,開鑿的石窟、石佛雕像遍及全國十幾個省、自治區,時長、規模大,在世界藝術史上是僅有的,被譽為“明珠”和“萬世不朽的藝術”,是博大而驚人的藝術博物館,光輝燦爛。
在石窟、摩崖石雕中,具有代表性、并聞名于世的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敦煌石窟、云崗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窟,其它如四川樂山石刻大佛、北魏甘肅的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窟、慶陽窟、炳靈寺窟、北魏河北邯鄲響堂山窟、唐代寧夏須彌山窟、唐宋新疆拜城克爾克孜千佛洞、唐四川廣元皇澤寺摩崖石刻與千佛石刻、宋代浙江杭州西湖石窟和云南大理州劍川石鐘山石窟等,也很有名。石窟摩崖石雕一般是在砂巖或石灰巖的巖壁上雕鑿的。